我知道了
亲近家乡的“非遗”

本报记者 郭 瑞

寒假里,扬州市广陵区文昌花园社区电子阅览室里就热闹了起来,一群东关小学的学生,正在这里利用电脑和网络制作有关“非遗”的电子小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同学们“百度”到了“非遗”的相关知识后发现,“原来我们扬州有这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啊!”漆器、剪纸、玉雕、扬剧、扬州包子、雕版印刷这六个主题成为同学们最终确定的选题。

“我是吃货,我要做一个关于扬州包子制作工艺的电脑小报。”小胖墩朱皓然在六大项目中抢到了他的最爱。唐海星和刘晨都是小戏迷,她们从小爱听老一辈人唱扬剧,“那我们就做关于扬剧的主题吧。”双胞胎姐妹周奕凡和周奕菲选的是剪纸。不一会,辅导员陈静老师给出的电脑小报设计主题被“瓜分”一空。

“志同道合”的同学分工合作,眼明手快的负责搜集材料,电脑高手就负责版面编辑。“扬州包子”小组“配菜的”罗辉忙着输入关键字、搜索、筛选文字和图片、复制粘贴下来,传给边上“掌勺的”朱皓然,整个过程流水作业顺畅高效。朱皓然则用Word软件排入标题、正文、图片,然后再对字体、样式、颜色进行美化处理,“要是能加点动画就更精彩了。”可是电脑操作水平还没那么高,朱皓然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我的这份小报主要介绍了扬州包子的种类、来历,还添加一些美味诱人的图片。”朱皓然介绍自己和搭档的得意之作,可是陈老师点评说:“虽然设计得很精美,但是缺少了包子制作工艺的内容,因为制作工艺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哥俩这才恍然大悟,他们决定再把这些内容补充完善起来。

陈静老师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扬州是特色,应该让孩子们多了解家乡的文化,拉近他们与传统工艺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