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爱心驿站”温暖我们的心
本报记者 李 彤 通讯员 刘 军 骆桂林

滨海县滨海港镇中心小学六(5)班于晓凤同学的爸爸妈妈都在几百公里外的苏南城市打工,一年难得见上几回,可是于晓凤却说自己的留守生活并不寂寞,因为学校专门为像她一样的留守同学办了一个“爱心驿站”。

“爱心驿站”就设在中心小学的大会议室里,在学校几位退休教师的精心布置下,这里成为了留守同学们的快乐天地。想看书,这里有成排的书架,上面摆满图书,可以尽情借阅;想上网,桌上放着电脑,可以在老师指导下纵览天下;闷了,可以打开电视,看看儿童节目;闲了,可以和小伙伴们下下象棋、围棋。丰富的活动、周到的安排,让“爱心驿站”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学校的留守同学们。

学习永远是留守同学的父母最关心的事儿,而“爱心驿站”的老教师们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于晓凤学习上遇到难题,就最爱向“爱心驿站”的老师请教。“孟老师是个非常有经验的老师,再难的题经过他的讲解总能让我茅塞顿开。”于晓凤的学习在班里名列前茅,“爱心驿站”的老师功不可没。

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最怕的是什么?“当然是孤单了。”六(3)班的谢京颐同学说:“有的时候想起爸爸妈妈就想哭。”而“爱心驿站”老师们的手机里都加了留守同学父母的微信,同学们可以方便地用老师的手机与远方的父母视频。懂事的谢京颐在和父母视频时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可有什么事爸爸妈妈全知道,原来这是“爱心驿站”的老师们在“通风报信”。

 “爱心驿站”的老师们领着同学们唱红歌,给他们讲革命故事,六(1)班的王大成同学说:“我爱听老师讲的战争故事,里面有很多革命英雄,我特别敬佩他们。”去年建军节,老师组织同学们在“爱心驿站”集体收看中央电视台《我是一个兵》晚会,王大成看得热血沸腾,立志将来长大后参军保卫祖国。

于晓凤打心底里感谢“爱心驿站”的老师们,她说:“老师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能健康成长,这让我们心里感到很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