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美德经典
袁隆平︓ 让中国人不再挨饿

袁隆平是我国著名的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由他培育成功的杂交水稻为我国的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解决我国的温饱问题作出了卓越贡献。

跃入“农门” 立志培育高产水稻

袁隆平1930年出生于北京。从小他就是个喜欢思索的孩子,强烈的求知欲使他学到了不少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一次参观园艺场时,袁隆平对生机勃勃的花草果木和大自然春华秋实的变化规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中毕业,尽管父亲希望他报考重点大学,但19岁的袁隆平仍义无反顾地报考了重庆相辉学院的农学系,高高兴兴地跳进了“农门”。

毕业后,袁隆平到湖南省安江农校教书,他利用业余时间亲自下田研究水稻,像一个普通农民一样躬耕于田间。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他和学生们也同样面临着饥饿的威胁。在目睹了严酷的现实之后,袁隆平深切地体会到了什么叫“民以食为天”。他决心努力发挥自己的才智,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尽快培育出高产水稻新品种,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

挑战权威 攻克杂交水稻难题

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袁隆平偶然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稻株,由此灵感一现,萌生了培养杂交水稻以达到提高水稻产量的念头。

杂交水稻是一个世界难题,但袁隆平知难而进,他认为中国有众多的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种,蕴藏着丰富的种子资源,是水稻的自由王国,“外国没有搞成功的,中国人不一定就不能成功。”

此后一段时间,袁隆平每天带着水壶和馒头,拿着放大镜,一垄垄、一行行、一穗穗地寻找理想中的苗株。文革期间,他的实验器材及水稻秧苗一次又一次被毁。一次,他好不容易培育出的实验苗遭到了灭顶之灾,袁隆平含着泪水,忍着悲愤,走进烂泥巴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寻找劫后余生的秧苗。

在云南进行水稻试验时,恰遇地震,袁隆平不顾生命危险,从摇摇欲坠的房子中抢救出了种子。为了不让试验中断,他们在田边的泥水地里,支起帐篷铺上草席,整整生活了三个月。正是凭着这种坚忍不拔、勇敢顽强的意志,勘察了14万余株的稻穗,又经过多年的试验和研究,他终于写成了令世界震惊的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不断进取 勇攀亩产新高峰

袁隆平的研究成果在全国范围得到推广。到1988年全国杂交稻面积1.94亿亩,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39.6%,全国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以上,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世纪80年代初,面对世界性的饥荒,袁隆平心中再一次萌发了一个惊人的设想,大胆提出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课题,试图解决更大范围内的饥饿问题。他凭着丰富的想像、敏锐的直觉和大胆的创造精神,认真总结了百年农作物育种史和20年“三系杂交稻”育种经验,以及他所掌握的丰富的育种材料,于1987年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高瞻远瞩地设想了杂交水稻的两个战略发展阶段,这成为袁隆平杂交水稻理论发展的又一新高峰。

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