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和谐,从敬人起步

本报记者 邓 园

孟子曰:“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在家中,父母常教育我们要尊敬长辈、礼让他人,将这些小小的“礼”“敬”积攒起来,我们的家庭会更和睦,社会亦能更和谐!

 

有礼者敬人

尊敬他人,是我们成长中的“必修课”。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中,我们渐渐学会用良好的言行展现风采:我懂礼貌,我更尊敬您。

泰州市实验学校初二(3)班的蒋思佳记得五年级时的一天,黑板没擦干净,她只是将黑板擦递给了老师。“我应该顺手擦掉才对!”她将这个遗憾告诉妈妈,妈妈说:“你能反思,这很可贵,但你的确不够尊敬老师,也没能尽到责任,以后要多注意这些细节。”从那以后,蒋思佳成了有心人,同学梁莹评价道:“蒋思佳常通过一些小事,如一声暖暖的问候、默默地整理图书角等,让人感受到她的关心与尊敬。”

“每晚,保安李大伯都拿着小喇叭,在小区里高声提醒居民锁好门窗、关好煤气……,我以前总觉得烦。”阜宁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一(4)班的周丽婷曾因此对爸爸抱怨,爸爸却严肃地说,李大伯是为大家的安全着想,你不但不应该抱怨,而要尊敬他,并心怀感恩。周丽婷接受了爸爸的批评,现在,她常监督妈妈做好安全工作,路过李大伯的岗亭时,周丽婷也会对他说声“谢谢”。

 

敬人者,人敬之

尊敬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敬——这是父母常挂嘴边的话,我们也在实践中懂得,只有彼此尊敬,才能营造“我敬人人,人人敬我”的良好风尚。

南京市赤壁路小学五(3)班的徐思远爱给别人取绰号,有一次,他称呼微胖的同学盈盈为“冬瓜”,盈盈伤心地哭了。妈妈知道后,“明令”徐思远不许再给同学取绰号,因为这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第二天,徐思远跟盈盈道歉:“我错了,以后请你监督我,我再也不给别人起绰号了!”徐思远用尊敬化解了矛盾,现在,他和盈盈成了一对好伙伴。

一放假,泰州市实验学校初二(3)班的汪文昌总爱去奶奶家,那儿有可口的“百家饭”——邻居们常端来饺子、红烧鱼、糖醋排骨等招待他。汪文昌知道,这源于奶奶平日里对邻居们的关爱与尊敬。“奶奶从不端长辈的架子,出门买菜时沿路对邻居们说上一连串的‘早’,哪怕只一会儿不见,也一定跟别人道声‘再见’。”受奶奶影响,汪文昌将敬“搬”到了自家小区,如今,他成了受一群孩子欢迎的大哥哥。

 

互敬互爱,更和谐

因为敬,我们的家变得更温馨和睦;因为付出敬、收获敬,我们将正能量源源不断地传递到社会上,社会也因此而更和谐!

阜宁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一(4)班张亲晨的爸爸常教育他,长辈说话时不能插嘴,与长辈同桌吃饭时,要等长辈先动筷子。“以前我总打着‘民主’的旗号跟爸爸争辩,可在他的不断提醒和身教中,我发现民主的前提是尊敬——没了对长辈的敬意,何来民主?家庭又怎么会和睦?”于是,张亲晨学会了尊敬长辈,常对他们嘘寒问暖,爷爷逢人就夸:“小晨最孝顺了!”
南京市赤壁路小学的卢佳蕊说,外婆和妈妈常对她说,尊敬他人不光是一种付出,也让自己的心更踏实。哪怕对陌生人,卢佳蕊也总是笑脸相迎,十分有礼貌。小区清洁工张阿姨说:“小蕊不仅见面就对我说‘辛苦了’,在我休息时还拉我去她家吹空调,这让我很感动。”面对夸奖,卢佳蕊笑着说:“小区是‘大家’,也是社会的细胞,我应该为小区和社会的和谐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