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让村娃在辅导站见识大世界

本报记者 李 彤 通讯员 许湘山

在江苏众多校外教育辅导站中,位于兴化市沈伦镇樊荣村的“关情书苑”显得很特别,因为它更像一座博物馆。

2009年,樊荣村关工委主任樊才林拿出多年积蓄的十多万元,把自家房子改建成了供村里留守孩子课后活动的校外教育辅导站。他的办站理念特色鲜明,主打一个“博”字。号称“一厅七室”的“关情书苑”中,除了供同学们日常学习的170平方米的大厅外,其余七室都被各种展品塞得满满当当,从各类模型、农具、木工用具、古钱币、旧票据,到纪念章、老照片,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樊老说:“农村孩子见识少,所以我的辅导站要让他们学到更多课外知识。”

兴化市沈伦中心小学五年级的樊宇成放学后最喜欢到“关情书苑”的模型室里摆弄各种仿真模型,从飞机到坦克,从航母到帆船,从乐高玩具到木质、金属的仿真模型……樊宇成将模型拆了装、装了拆,摆出各种阵型,想像它们背后的故事,“樊爷爷的辅导站让我知道了世界之大,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看看!”

农耕文化室里,水车、风车、洋车,水犁、铁犁头、铁犁耳等500余件农具模型和实物让沈伦中心小学四年级的张宇轩大开眼界:“我从小生长在农村,可有的农具我都没见过,这些农具让我和爷爷奶奶有了更多聊天的话题。”樊才林耐心地给孩子们讲解每种农具的使用方式,“农村的孩子应该知道祖辈是怎样进行农业生产的,了解这些农具里蕴含的智慧。”

樊才林的藏品里还有很多老物件,例如民俗室里的粮票、布票和老行当用具,传统室中的各年代的钱币、房契,还有稀有的24孝红木雕刻。樊才林对每件物品的名称、用途、现实教育意义,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如今这些都成了对留守儿童们进行传统教育的“教具”,樊老说:“文物就应该这样发挥出它的教育作用。”

为了开阔留守孩子的视野,樊才林不满足于在自家的“博物馆”里进行传统教育,泰州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等红色传统教育基地都留下了樊才林带领留守孩子们寻访的足迹。如今,樊才林正计划着利用暑假带领孩子们去更多的博物馆,获得更广博的知识。